"混音是一种创新,甚至可以突破创新。"——混音师Rob Kinelski
Billie Eilish作为00后天才少女火遍全球自然地引起了圈内人对她混音师的关注。
现在很多艺人将作曲、制作人、化妆师,封面制作,保姆,司机,甚至家里看门的大黄都印在自己的专辑里。
Billie Eilish和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她的专辑《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上只印了四个人的名字。
词曲:Billie & Finneas O'Connell
分别是:Billie Eilish自己、她哥哥Finneas O'Connell、混音师Rob Kinelski和母带工程师John Greenham。
Kinelski和Greenham是业内老炮,和两个经验甚少的新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二位也都不是制作当代打榜最热销金曲的精英工程师。
Billie Eilish作为这个小团队的1/4,她奇妙的魅力,令所有人感到惊艳,Kinelski在她身上找到了很有趣的一面,他把这种感觉也带到了他的混音里。
他到现在还感到不可思议,“我混完这张专辑之后,”他说,“我整体听了一遍,然后我觉得:‘哇,这张专辑真的太暗黑了!’里面几乎没有高音,只有几首歌里有一点点高音的合成器。
Kinelski混音第一步就是把歌套到他的混音模板里。
“Finn把分轨发给我,我把音轨都导入Pro Tools,所有推子摆平,听起来就和他给我的参考小样差不多。然后我把所有轨分类编入我的发送组、总线还有辅助效果轨。混音后我再把所有没用到的东西删掉。
对于Billie Eilish的混音来说,这一般就意味着我只留一个辅助轨叫‘宽度’,上面挂了‘ Soundtoys MicroShift ’这个插件,可以拓宽空间感。
这张专辑整体设计是大部分声音都超级干。初混的时候我加了些混响,结果他们立刻就说:‘不要混响’。我一看他们不想要那么多混响,我特别开心而且得到一些灵感。这感觉太酷了。
Billie Eilish的人声已经制作得非常好了,只需相当少的处理就可以融入混音之中。这里显示的是Billie Eilish人声的效果链。
我从地鼓、军鼓和踩镲开始,先把这三路调舒服。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然后我加入人声,保证他们和鼓能合在一起。我认为这种方法更适合hip-hop一些。
接下来我再把人声关掉,加入贝司。我喜欢把地鼓和贝司贴紧,让低音跳跃起来。对我来说他们是一个乐器,需要融在一起非常和谐。
贝司是需要在地鼓下面还是以其他方式配合地鼓?如果地鼓某频段太突出,我会把那部分减小一些。然后我开始加入键盘,和鼓混在一起听。我给他们编组,就像这样加入所有的轨。
我听的时候,会处理所有干扰我的声音。我暂停播放独奏一些乐器,然后加点处理。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会把人声的细节处理放在最后做。我先调整所有轨的音量,找到最合适的平衡,再打开我混音总线上的压缩,让声音跳跃起来,然后我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混音。
我会加均衡,做一些自动化,最后所有声音都会突出出来,我再做细节调整。现在这个时代特别容易调整过度。
所有参数都是可视化的,你可能就调整了0.1dB,还发誓绝对听出了区别,真的很容易钻进牛角尖。
我会Solo它们但是前期只会处理太过突出的部分。我喜欢尽量不加东西让声音保持自然。
Billie的人声我完全没做任何节奏和音高修正,我之前也说过她的人声分轨发来时就已经制作好了。不过最后我还是修了一些波形上看不出来的小爆音和杂音,用铅笔工具给画掉。
听起来还是很微妙的,发现有好几处,因为她唱得特别安静,我一加压缩让声音跳出来,这些小杂音也暴露出来了。我虽然修了几处但也不过分处理,因为有的唇齿音感觉还是很自然的,我不想处理过度。”
《Bad Guy》MV中的Billie Eilish
用专辑《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中最主打的《Bad Guy》这首歌的工程来举例具体说明混音方法。
此部分Pro Tools编辑窗口中显示的是《Bad Guy》混音工程中的音频轨
Pro Tools的混音工程中共有各种类型的轨道68轨,其中49轨是音频轨。
《Bad Guy》工程中几乎一半音轨都是精心编排的人声
明显看出,O'Connell和Eilish的重点完全集中在鼓、贝司和人声上。
这一点从专辑中另一首热门单曲《Bury A Friend》中也能看出,唯一不同的是那首歌中有5轨合成器和7轨Foley音效库里的音效,音轨名字都起的是“尖叫”、“恐怖的声音”、“伏地魔”之类的这种。
《Bad Guy》工程中其他的轨是辅助轨,其中有7轨编组用的辅助轨分别叫地鼓、主军鼓、副贝司、领唱、领唱加倍、领唱和声和背景和声。
还有之前提过的宽度效果辅助轨,一共有8轨辅助轨发到两轨总线上,再加上一个控制这些轨输出电平的VCA推子和总线返回的两轨辅助总输出轨。
先不说细微的差别,《Bury A Friend》和《Bad Guy》两首歌的混音工程大致结构几乎相同。
Kinelski说他对这张专辑中每首歌的混音方法都非常类似,大部分音轨都挂的是类似的插件,完全一样的总输出母线,而且整体效果器插件非常少。
“我用的所有插件加在一起估计你用两只手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我喜欢一切从简。
我只有当客户给我发的工程里有我没有的插件的时候,我才会买新插件。我会把这个插件买下来看看它有什么功能。
因为所有人声都是同一只话筒同一个人录的,我只在混专辑的第一首歌的时候调整了人声效果链,剩下的我都完全没动,就根据要求细微拧一拧效果链参数。
Finn发我的每个文件都十分连贯,所以我也能保持连贯的后期,所以整张专辑的声音都非常连贯自然。
另外一点特别好的是,Finn发给我的文件所有声音间的过渡都已经做好了。所有动态从一开始制作的时候也都非常好。很多特殊声音效果都对动态和过渡很有帮助,还有一些失真loop感觉很hip-hop。”
《Bad Guy》工程中大部分辅助轨都输出到Rob Kinelski的Dangerous里面合成
“我把三轨地鼓都发送到‘地鼓’辅助轨,在其中一轨独立地鼓轨上我加了waves SSL Channel Strip插件,大概在260Hz左右减掉一些。
我在地鼓辅助轨上还有另一个SSL Channel和FabFilter Pro-Q 2。我用SSL Channel做一些门限,压缩比是4:1,启动时间很短,释放时间也很快,比0.2稍小一些。
我还把3kHz提高9dB,90Hz提高3dB。用Pro-Q 2切掉500Hz,提高60Hz、200Hz和800Hz。地鼓听起来有点太满,所以我就切掉不需要的频率,提高其他频率。
发送到军鼓辅助轨的4轨音频都是军鼓轨。辅助轨上我只挂了SSL Channel。我不用均衡,但是我加压缩和门限。压缩比是5:1,慢释放慢启动,形成大概4dB的瞬时变化。
我不用传统方法加门限,门限的传统用法是清除一些声音,但是我却用它增加一些促音。我觉得门限很适合增加鼓的打击感。其实很微小,不过很有用。”
“‘subbass1’和‘subbass2’两轨是主要的贝司节奏型,另外有一轨失真的‘dirtybass’在副歌部分有加倍。
两轨sub贝司发送到Sub贝司辅助轨,这轨上同样我用了SSL Channel Strip,在800Hz左右提高一点加强音色,400Hz左右切掉一些。同时我加了压缩,快启动慢释放,压缩比6:1。
第二个插件是Waves Renaissance Compressor,我用第一轨地鼓做旁链激励轻微压制,压缩比是20:1,快启动中等释放。我觉得这是个音源贝司,但是听起来感觉像是现场弹的。
紫色轨是合成器旋律,演奏了一些和声。它们非常贴合音乐!我很喜欢,每每听都让我高兴!我加了SSL Channel,只是整体提高1dB。
我从来不用Pro Tools的混音窗口。如果你来看我的界面,全都非常统一,一目了然。所以有时候我只是把SSL Channel挂在那里当推子用。合成器上我还加了Oxford Inflator,效果参数为50%,会增加一些中频和声感。另外合成器还发送到宽度辅助轨,上面挂了MicroShift,这个插件我也总会用于人声。
“Finn发给我的人声就是现在工程里看到的这样,我把它们分别分为领唱、领唱加倍、领唱和声和和声四组。
和声组里其实更像是怪声组,有娘娘腔、即兴之类的。‘幽灵’这轨听起来挺诡异的,是声音特尖特高的笑声。
我喜欢以组为单位进行混音,尤其是客户第二天就想要成品的时候。
所有四组人声都有相同的插件,我分别调整不同的EQ使它们产生不同的空间感,比如加倍组我会切掉一点中频。
第一个插件是个经典低切Pro-Q 2,第二个是Waves PuigChild 670,这是我会在所有人声上都加的压缩效果器,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压缩的声音,听起来不生硬,而且音染会让人声更顺滑。
如果是其他歌手我会在670之前再加一个RVox,使人声更有劲,但是Finn给我提供的人声已经加工过了,我不想再加太多。
这首歌中第三个人声插件是Waves De-Esser,参数为6557Hz。这是我的标准预设,能让压缩后的声音干净一些。如果人声很棘手的话有时候我会再加一个FabFilter Pro-DS。
Waves插件处理很纯净,透明感很好。处理不得当的时候你可以听出来。第四个人声插件是Pro-Q 2,另一种用法,把200Hz至2kHz之间衰减一点,接下来是UAD Neve 1073 EQ,我只用在这一个工程里,因为我喜欢它的音染所以就加上了。
最终是Waves Vocal Rider,我做了1.5dB的处理。要说起到什么作用的话,就是它可以增强人声,反之亦然。以上所有步骤结束后我才会做人声电平自动化,方法是手动操作Avid Artist Mix。”
“混音工程最下面是我的8轨立体声发送到Dangerous 2-Bus上。所有鼓音轨发送到DBuss 1-2,所有贝司发送到DBuss 3-4,5-6是合成器,7-8没有使用,9-10是领唱,11-12是和声,13-14也没用,然后宽度辅助轨发送到15-16。
鼓组上面加了UAD Pultec EQP-1A,将60Hz提高2,还做了一些衰减,以加强打击感。所有编组的母线上都有Steven Slate Virtual Mix Rack,这是我为了让所有声音都听起来好像是通过SSL后发出来的。
鼓组我设定为英国4k控台,类似于SSL的建模,我把输入调大至过载,这样就可以产生削波并生成一些和谐的失真。和声组加了Oxford Inflator为Virtual Mix Rack添色。
所有信号在Dangerous 2-Bus中被混合,之后通过Dangerous压缩,再通过辅助轨回到Pro Tools,这上面我有我的立体声混音链,上面加了什么插件我接下来会说。
Finneas O’Connell和Billie Eilish很喜欢UA磁带模拟的声音,但是不要加入齿音的嘶嘶声
我觉得我做混音有一半时间是用来让混好的声音听起来不是从计算机里做出来的,所以除了Virtual Mix Rack插件和Dangerous硬件之外,母带链上我首先加了UAD Ampex ATR-102磁带模拟插件,紧接着是UAD Thermionic Culture Vulture。
磁带模拟设定为30ips,半英寸,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Billie和Finn不喜欢嘶嘶声。初混版本中这个插件有一些嘶嘶声,他们要求把这个声音去掉。他们的音乐中有很多安静和留白,这个声音会影响到这些设计。
Culture Vulture会加进来一丝过载,最后加入的是FabFilter Pro-L 2,选择预设‘EDM-Aggressive and Tight’。两轨唯一的区别就是L2的电平。另外还有TC Electronics Clarity M表,专辑上所有歌曲的母线上都加了这个工具。”
虽然Kinelski的《Bad Guy》工程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直接,实际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比起那些一加就是上百个插件的工程,Kinelski的混音工程可以说是极简主义的教科书了。
这完全符合了Eilish和O’Connell的极简思想,同时也反映出Kinelski学习过的知识理念,就像混音师的座右铭:总而言之,不做损害。
“没错,你年轻的时候混音会意气用事,想加这加那形成独特的自我风格。等到你慢慢积累经验后,你会发现不需要做那么多处理。
以这首歌为例,我尽量控制好处理得刚刚够,这也反映出我,Billie和Finn之间完美的合作关系,一切尽在不言中。”
Rob Kinelski主要用软件混音,但过程中也会用到一系列外部模拟硬件。
“我的系统是Pro Tools HD Native,配以Avid I/O 16x16接口和经常用到的八推子Avid Artist Mix。所有混音都通过Dangerous 2-Bus,然后进入Dangerous压缩再回到Pro Tools。
我混Billie的专辑还用到了Dangerous Convert-AD+。再加上我有Dangerous的ST监听控制器,我的监听音箱是ProAc Studio 100s,Yamaha NS10s,最近我还买了Avantone CLA-10s,我还有Auratones。
《Bad Guy》工程中大部分辅助轨都输出到Rob Kinelski的Dangerous里面合成
我刚到索尼的时候用的是SSL和Neve台子,但是慢慢台子就变成专属放胳膊用的了,因为每次有客户要求一改再改的时候,调音台都不能调用混音时候的参数。
但是当我刚买iMac的时候,我都不相信能用这玩意录音。我用SSL一直用到2013年,也就是那年朋友给我了一个Dangerous 2-Bus,我第一次用它是在Big Sean的第二张专辑《Hall Of Fame》中。
我想在混音中保留模拟的元素,但我也需要传统的工作流程框架,因为它超级快超级简单,可以每天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歌曲。
我喜欢Dangerous 2-Bus,它已经是我制作声音的一部分了。我也特别喜欢ST监听控制器。
我觉得Dangerous系列声音质量非常高,性价比也很好。Dangerous的设备给我带来更多泛音、让声音更有深度,比一切都用软件做显得更有层次感。
我习惯用2-Bus加很强的音染,每轨都提升6dB,在输出端再衰减约4dB。我对比通过它的声音,感觉更加开阔、透明。
后面加入Dangerous压缩是因为我想在总控上进一步贴近模拟的声音,这个压缩我也爱极了。声音非常清澈,并且让作品声音整体生动起来。它会加入很多音乐性元素。压缩上有很多好用性能,比如低切和在内部旁链增强齿音。
我感觉低切可以过滤掉一些触发器和压缩产生的多余频率。这可以让声音保持开放、有力度。我不知道齿音增益是干嘛用的,反正我也加进去了。我通常把压缩比设为4:1,立体声链接模式。”